尊龙手机版

中国历史大事记简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49年)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01-13

  原标题:中国历史大事记简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亦称“二七大罢工”。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沿线三万多工人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的领导下举行总同盟罢工。7日,吴佩孚派军队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罢工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影响。

  国民革命,也被称为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之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和中国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1924年1月,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中国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清共”,国共合作破裂。

  1925年6月19日,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州和香港爆发了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此次罢工由人邓中夏及苏兆征领导,历时1年零4个月,是世界工运史上时间最长的大罢工之一。省港大罢工,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沉重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对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准备北伐战争发挥了积极作用。

  也被称为“三二〇事件”。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调动军队宣布,断绝广州内外交通;逮捕李之龙,扣留中山舰及其他舰只;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收缴其卫队枪械;包围广州东山的苏联顾问所;驱逐了黄埔军校中及国民革命军中以周恩来为首的员。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蓄意打击和排斥中国的政治事件,成为国共关系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

  1927年3月5日,发表《湖南农动考察报告》,此文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湖南农动考察报告》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农民革命斗争的纲领性文献,这些关于农村调查的具体实践、问题选择与行动倡导,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为农动调查奠定了基础,为革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农村大革命运动的继续发展。

  1927年5月21日晚,驻守长沙的武汉国民政府辖军,反动军官许克祥率叛军捣毁了湖南总工会、农民讲习所等控制的组织革命机关、团体,解除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武装,释放所有在押的土豪劣绅。员、中国及工农群众百余人被杀害。事变后,许克祥与中国继续疯狂屠杀人和革命群众,因21日的电报代日韵目是“马”字,故称这次事变为“马日事变”。马日事变是湖南的大革命由高潮走向低潮的转折点。

  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为反对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进行的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大革命失败后,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人,逐步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1927年4月-7月,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人和革命群众。为反抗反动派的屠杀政策,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在江西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和创立革命军队的开始。

  1927年8月7日,中国在汉口召开会议,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独秀中央局书记职务,选举瞿秋白、李、苏兆征组成中央临时政治局。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是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1927年9月9日,、卢德铭等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在秋收起义中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7年9月29日,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江西,进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 、“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这是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开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从组织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建设一支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1928年4月28日,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井冈山会师后根据湘南特委决定,两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929年12月28-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了红军创建以来党在同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统一了思想认识,一致通过了多种决议案,这些决议案系统地解决了建党建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当选为书记。

  1931年11月7日,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选举、周恩来、朱德等46人为中央执行委员,为主席。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苏维埃组织法、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红军决议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言、抗日宣言、少数民族问题决议案、红军优待条例、婚姻条例等法律、法令、条例、文件。

  从1933年9月25日至10月间,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这时,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拒不接受的正确建议,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经过一年苦战,终未取得反“围剿”的胜利。最后于1934年10月仓促命令机关和红军主力退出根据地。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战,也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而召开的。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在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王稼祥将军、朱德将军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到达四川省石棉县,准备渡过大渡河。而军也在这里布置了重兵,企图将红军消灭于大渡河以南地区。5月25日凌晨,、亲临前线指挥,孙继先率领“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成功突破了敌军的防线,为红军北上打开了一条通道。不过,当时河边只有几只小船,无法在短时间内把红军全部运送过河。面对军的围追堵截,红军决定开辟第二个通道,就是离此地240里的泸定桥。

  一二九运动 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的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这是中国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新高潮的到来。

  1935年12月17日,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张闻天、周恩来、等十余人。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蒋抗日。同月25日,在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了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洛川会议是中国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明确了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副师长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该战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22日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宣告破裂。

  《论持久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1938年7月首次出版。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进行了有力的驳斥。该著作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

  新民主主义论是于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讲,原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载于1940年2月15日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新民主主义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标志着思想的成熟。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北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少数突围外,大部牺牲或被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第二次高潮的高峰。

  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至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延安整风运动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抗日战争是在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结束,共14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8月29日至10月10日,国共双方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的举行和《双十协定》的签订,使中国关于和平建设新中国的政治主张被全国人民所了解,从而推动了全国和平的发展。

  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华东野战军于1947年5月13日至16日由指示,陈毅、粟裕指挥,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对国民革命军整编第74师进行的进攻作战。孟良崮战役是一场山地运动歼灭战,该战役全歼“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74师,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是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重要转折点。

  十大军事原则是1947年12月25日在中央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的中国人民的军事原则。十大军事原则全文593个字,用精辟的语言,把人民的战略战术原则讲得十分清楚。人民灵活运用十大军事原则,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瑰宝,彻底打败了八百万军队。

  十大军事原则,标志着人民军队战略战术理论的日臻完善,标志着军事思想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于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由、、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组成的主席团主持了此次会议。会议确定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的各项方针,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并强调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七届二中全会为党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这是一次由中国发起并领导的,有各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代表参加的,协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事宜的会议。会议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教政策、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制定了总原则。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收缩